南风归梦

纵有千金,难悦我心

【闲扯】给史同新手的考据建议

基酒非酒:

所以,求推荐给我一本不那么黑钟会或者司马家的科普读物……尤其是士季相关……常年寒冬状态_(:з)∠)_


北邙山下尘:



以下代表且仅代表个人观点。




是建议,而非要求。




对事不对人。




 




本文默认读者接受这一规则:




通常情况下,好的同人是贴近原著的同人。(划掉)当然啦,CP感情线某些时候可以不计算在内。(划掉)意即通常情况下,好的历史同人是有历史感的同人。




坚持“原著注我”的人士可以就此打住。




 




在历史同人考据上面,容易出现的两个问题是:




考据过度,和考据不足。




 




考据过度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因此这里只能简单粗暴地说几句。




翻越多的资料越觉得考据是个无底洞,永远下不了笔的请丢下参考书先开始写,写的时候遇到什么问题再翻书——不要担心犯错误,有错随时改,写出来的垃圾也比脑海中的神作要强(此语不针对止于脑洞就能满足自己产出欲的小伙伴,只针对有产文愿望的)。




翻了太多资料结果把小说写成了论文,枯燥乏味充满史料罗列的请写点别的磨练情节和文笔,记住咱在讲故事而不是炫技,然后删掉所有的注释——如果删掉之后读者反映看不懂那就修改到他们看懂为止,学习白居易好榜样。




至于觉得考据比写文有意思多了简直停不下来的神人,请放过同人圈去念博士吧(开个玩笑)。




 




本文主要想说的是第二个问题,考据不足。




由于罹患考据过度症的小伙伴往往沉溺于各种资料的汪洋大海中难以成文,所以成文的作品如果有考据上的问题,大部分都是考据不足。




考据不足有什么严重后果呢?其实并不会有,只是让你的同人不够好(什么是好同人请看上文的标准)而已。如果愿意接受“我的文就这样了反正我不想考据”也没什么,但如果坚持“我不考据但我写的是好同人那些不翻史料不动笔的人只会产断烂朝报”……就有点一言难尽了。




就比如同样是在考据上存在槽点的宋初背景电视剧,《问君能有几多愁》的定位是古偶就没什么问题,而《大宋传奇赵匡胤》定位是正剧……所以它被喷得特别惨,嗯。




 




那么我们现在要写一篇历史同人。




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考据呢,或者说应该从哪些方面弥补考据不足的问题呢?




 




首先,需要把自己要用的基本史事和人物关系捋清楚。




这是灵魂框架,别的东西都是细枝末节。




 




绝大多数情况下同人写作的出发点是兴趣(更煽情点也可以说是“爱”),但是只有兴趣并没有什么用——一个人物第一眼吸引我们的东西可能在TA的整个形象里微不足道甚至与TA的常规状态截然相反,得对TA和TA的时代有更多了解才能让自己写出来的东西不那么“你笑起来就不像TA了”(或者尖锐点说,OOC)。




把这段时期的历史资料吃透了再来动笔当然好,但是考虑到很多打算这么干的小伙伴都走向了考据过度的另一个极端——所以我这里提供种比较适可而止(或者说,速成)的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个人,参考就好。




 




假定写文的你已经具有中学时代的通史知识基础(没有请自行补课)——虽然我们从事的大多数是断代史同人写作,但通史常识还是很重要的,否则就会犯类似“唐朝开国皇帝李世民”“王莽也曾是东汉的忠臣”等低级错误(对,我说的就是《大宋传奇赵匡胤》)——然后你就可以挑选一本通俗历史读物来作你萌的那个时代的入门了。




这本读物只需要满足两个要求:第一它不是和你三观不合到让你看不下去(比如我和王夫之),第二它的作者有一定知识水平而非袁腾飞之流。其他的你可以凭自己的眼缘自行选择。




比较公认的通俗历史读物精品是《明朝那些事儿》,我身边的明粉小伙伴应该很多是这个入的门。我自己的入门读物是《如果这是宋史》(太祖卷)。




读的时候请多注意史实部分,而少关注作者的评价——因为这很可能跟你自己补完史料后的想法不一致。比如有人会觉得当年明月的价值观“跪舔明代皇帝”,我自己则认为高天流云后期大汉族主义的情绪流露让我很失望。




读完之后你应该对这段时间有哪些重要人物哪些大事,你要写的人在其中处于什么位置有了大致的了解。然后如果你足够幸运,也就是说你萌的历史人物不太冷的话,应该会有前人留下专门的传记或者研究著作,请找来看。比如,我向所有写普哥相关的小伙伴都推荐过张其凡先生的《赵普评传》,简直是一书在手天下我有的神器;以及如果有人想写宋真宗和他的宰(ji)相(you)们的话,强推王瑞来先生的《宰相故事》(然而并不会有人写这个)。




 




有了这两样东西打底,再结合原先的脑洞,你应该对自己想写什么情节/梗有所想法了。




现在我们可以把要写什么拉出一个大纲(如果你像我一样懒惰,不拉纲而是直接在脑子里过一遍先写啥后写啥也行,只要你记得住),然后开始往里面填东西——也就是说,正式开写。




写的时候身边请准备两样东西随时查考。




 




第一样是参考书。




用纸本的也可以(如果买得起或者能长期借),不过更推荐电子本。在新浪微盘等地搜一搜,基本不是太冷门的书都有资源。




参考书里至少需要包含两样东西:关于你要写的那个时代的史书(古人写的),关于你要写的那个时代以及那些人那些事的重要研究著作(近人写的)。其他用得上的资料,比如说相关人士的诗文集啦,当时的地方志啦,各种野史、杂史、笔记啦,各种名物风俗典章制度的专门研究啦——有的话多多益善,没有的话也别纠结,先开始写再根据需要慢慢找资料。




比如我写的是周末宋初的开国历史这段,我使用的主要参考书有:




五代十国部分《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资治通鉴》《十国春秋》




宋代部分《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东都事略》《隆平集》《宋会要辑稿》《宋大诏令集》《宋朝事实类苑》《五朝名臣言行录》《名臣碑传琬琰集》《宋人轶事汇编》




请记住,参考书是用来参考的,我们需要做的是用的时候随时翻它们,而不是先把它们读一遍再来写文——事实上很多研究者都做不到这件事。




 




第二样是搜索引擎和百科。




我最习惯用的是度娘,毕竟两个功能都具备了。当然如果你翻得动墙,那谷歌和维基也是极好的。




有些大牛也许是不屑用度娘的,毕竟搜索出来的东西可能存在很多讹误和纰漏。这个我承认,但是我想说的是度娘等搜索引擎对考据有两个好处:




第一是当你对行文细节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度娘一下不会花费很多的时间,但可以避免很多低级错误。比如,当度娘告诉我糖葫芦南宋才出现的时候,我就不会让老赵和普哥逛街的时候吃这个了。




第二是度娘可以起到一个索引的作用。比如,搜索“寇准和丁谓”,你能发现很多好事者写的八卦他们的文章(不这里面没有我)。其中有一篇可能就会告诉你,《梦溪笔谈》里有鹤相盖房子的相关记载,你就可以按图索骥地找来看,然后把这个梗用在你的文里(虽然并没有什么人会写寇丁)。




 




当然如果你所在的学校/工作单位有这个便利的话,还可以利用知网啊,读秀啊,古籍库啊等各种神器找更多资料。




没有这个条件也没关系,书+搜索引擎已经能够满足绝大多数考据需求了。




 




那么我们写的时候怎样用这些资料?




首先还是基本史事和人物关系。




请勤查书勤百度,勤查书勤百度,勤查书勤百度。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在搭建灵魂框架时不够勤快就会犯《大宋传奇赵匡胤》那样的错误,比如让沈义伦收瓜子金,让赵普为了打击赵光义的势力企图把吕余庆弄死等等。狗血是洒足了,但在懂行的人眼里,千言万语只能汇作一句话:这什么鬼?!




当你写到一个人的时候,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请把TA的正史传记和相关研究著作(如果有)看一看,实在没有时间,也请把TA的百度百科里的白话部分看一遍。这样能比较基本地保证你不会把某个时间段在A地的人瞬移到B地,本来属于甲党的人误写为乙党;或者让一个洁身自好的人在欢情场上左拥右抱,让一个含蓄害羞的人当众表白etc




当你写到一段时间的时候,请把正史里本纪部分、相关编年史和主要人物的年谱(如果有)过一遍,看看有哪些大事是应该写的。然后你就能更了解你的人物在那段时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举个栗子,哪怕家国天下只是背景,一个负责任的君主或大臣也不会在内忧外患时只顾着谈恋爱。




当你写到一件事的时候,资料也许会散落到各个人物的传记及编年史的各个时段(如果时间跨度比较长),这时请参考一种特殊类型的史书——纪事本末体。比如,《通鉴纪事本末》和《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当然,近人相关研究著作(如果有)也可以帮助你捋清来龙去脉,甚至可能比古人说得还好。




 




为什么在史事和人物关系上不犯错如此重要?




我还是举例吧,比如赵光义封晋王的时间是开宝六年九月。而在开宝六年八月,赵普自宰相位上罢免。也就是说赵普还是宰相的时候,他是不可能称赵光义为晋王的。




这看起来只是个称呼问题。但是你如果知道五代以来“亲王尹京”的身份意味着储位归属,赵光义之前仅仅担任开封尹,而并没有亲王爵——也就是说他并不是完全的储君。只有当极力反对立他为储的赵普被罢免之后,他才获得了“亲王尹京”的权力,真正成为宋王朝的储君。




在这个封号下无尽汹涌的暗流,以及赵匡胤、赵光义和赵普三个人之间的张力是如此迷人——如果提前喊一声“晋王”出来,它们就统统消失殆尽了。




 




回到最初的问题上,为何我说好的历史同人是有历史感的同人?




我不否认完全脱离史实,只顶着历史人物名字的“同人名”作品也能写得很好看(如果作者水平足够)。但是既然你选择了历史同人这一载体,如果借以打动读者的力量不来自历史本身,在我而言是极其无谓之事。




或者说的刻薄点,暴殄天物。




 




把灵魂框架搭好以后,接下去的工作是填充血肉。




也就是说历史同人中细节的考据问题。




 




虽然前人有“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的说法,拘泥于细节也很容易让我们陷入考据过度的泥潭——但是框架搭得再完美也只是骨骼,具体到行文上还是得一个字一个字地去敲,一个点一个点地去抠。




细节也许读者不会每个都注意到,但是万一有一个进入了他们的视野,便很容易给你的作品加分或减分。




注意细节的作者,写出来的作品会有时代感。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风貌。写先秦和写魏晋的作者行文不同,写唐宋和写明清的作者行文不同。甚至同一个朝代,比如说你宋吧,写宋初、写北宋中期、写两宋之交、写南宋末年等等的作者也会完全不一样。




 




拿称呼举个例子吧。




比如说对皇帝的称呼,“陛下”比较通用。然后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特色,比如南北朝时的“至尊”,唐朝的“圣人”,宋朝的“官家”等。一水儿都叫皇上的那是清宫剧看多了,我一直觉得这是《问君能有几多愁》的一大遗憾。




比如说自称。以前吐槽过皇帝不是随时随地都自称朕的,当然用朕也不算错,但是像老赵这样我我我很习惯的情况,再让他在文里亲近/喜欢的人面前朕朕朕,那人实在是有点可怜了。还有比如宋代的皇太后也是我吾这样用,最多来句老身,并没有本宫啊哀家啊一类奇怪的称呼(。




比如说古人是不会对平辈或尊长直呼其名的。尊长可以用×公、×丈;平辈可以用×君、×兄。称官位(如果对方有)也是可以的。比较亲密的朋友可以叫字,如果此人的字没有记载,我是觉得编一个也比直接呼名强(经常这么干的我_(:з」∠)_),毕竟算礼貌问题(当然,本来就不礼貌的场合就随意啦。)




 




在细节上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避免穿越感。简言之,不该在你写的这个时代里出现的东西,你文里就不要让它们出现。




 




有些东西甚至不涉及历史事实,而仅仅是简单的常识而已。比如你描写的背景是大年三十,然而出现了天空一轮满月;你描写的背景是盛夏,但是御花园的梅花飘来了清幽香气——这种问题我觉得靠考据无法解决,还是得多长点心。




言归正传。比如你打算描写某种花来烘托主人公的感情,你就得思考并百度以下几个问题:




这种花是中国原产的吗?如果不是,在你写的这个时代它传入中国了吗?




这种花分布在什么环境中?在你写的这个地点可能种植吗?当时有它的种植记载吗?




这种花的花期大概是什么时候?在你写的这个时间段它开花吗?




有哪些关于这种花的诗词能够引用/化用下提升你的文章格调吗?




同理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可以这样考据,只要多长心(意识到这个问题需要思考)+勤动手(度娘一下你就知道)。




当然面面俱到很难,就算金庸先生这种通俗文学大家也会犯细节上的错误,比如宋代背景的《天龙八部》,出现段誉察觉江南不用辣椒、萧峰用花生下酒等问题。




但能让我们的作品更完美一点,又何乐而不为呢?




 




再比如说运用典故的问题。




比较一下这两个例子,哪个给你的违和感更加严重?




例一。韩信笑道:“正念叨着萧丞相呢,你就来了,真是说曹操曹操到。”




例二。李世民对自己的儿子说:“开卷有益,你们几个要多读书啊。”




这就是我想要说的,一看就有典故而且是后世典故的话别说(例一);虽然有典故而且是后世典故,但是从字面意义上大家也能理解的话(例二),不说最好,但真说了也就说了。在考据上的问题,没有前者那么大。




PS:开卷有益是宋太宗赵光义的话。




再比如说这两个例子,哪个给你的穿越感更加强烈?




例一。中秋之夜,赵光义举杯祝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例二。中秋之夜,赵光义举杯祝道:“但愿众卿福寿长久,举国百姓共此明月。”




所以说,请不要乱用后人的诗词,如果非用不可的话请稍微中译中一下。




 




总结一下,其实考据的奥义就在于多长心(思考)+勤动手(查询)。




这两条做到了,再将考据的成果吸收到文里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最后举两个用考据写史同的栗子,希望能帮助到有志于做考据党的小伙伴。




 




栗子A(这个我以前在闲情发过):




现在我要写这样一个场景。




北宋中期,阳春三月。文官A和文官B在汴河旁边,一面吹风一面吃零食一面聊天打屁。




那么我就要开始问自己问题了。




阳春三月汴河边的风景如何?他俩有写过关于春天的诗句吗,我是不是可以引用一下呢?




文官A和文官B是谁?他们此时职衔如何,应该怎样称呼彼此呢?他们会穿什么颜色的衣服?他们的外貌和精神气质怎样呢?如果其中一个人是王安石的话,我要不要强调下他不修边幅?




他们吃的零食是什么呢?北宋中期已经产生了吗?可以很方便地拿在手上吗?如果其中一个人是苏轼的话,我要不要强调下他是吃货呢?




他们聊的话题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揭露了他们哪些性格、观念以及彼此间的关系?




我让他们处在这样一个场景中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引出朝廷的新政策,为了讲第三人的八卦,还是纯粹为了推进他们两人的感情?




这些问题下笔的时候不一定全部涉及,但是之前总要问问自己,才好心里有数。




 




栗子B:




我发过的两篇文的考据。




 




【大宋开宝二年,十二月。




嘉平节方过,内廷和外朝好像都还弥漫着各种果子的甜香味,闻起来教人心里舒坦极了……】




(如晦)




【(开宝二年十二月)癸未,幸中书省,视宰臣赵普疾。】(续资治通鉴长编)




我查了汉典万年历,十二月癸未的时间是十二月初十,所以这里用的是嘉平节(十二月初八)方过。如果这天是十二月初六呢,同样一句话就会改成“嘉平节将至”。以及,查过宋代已有喝腊八粥的习俗,才写了果子的甜香。




 




【张殿帅乃皇亲,侍卫军李遂帅亦是官家骨肉兄弟。】




(江山夜雪)




张永德是殿前都指挥使,称殿帅应该是没有问题。




李重进当时的职位是“侍卫军马步都虞候”,如果是马军都指挥使可以叫“马帅”,步军都指挥使可以叫“步帅”,马步军都指挥使可以叫“马步帅”,宋代都是有用例的——但是他这个偏偏没有。叫李都虞李虞候李都候都感觉怪怪的,而且没有用例……其实可以叫李都虞候?但我又想用两个字的称呼。最后是想到李重进当时是武信军节度使,治所在遂州,所以干脆就叫了遂帅。




我为这个问题纠结了大概有一个小时(。




 




以上。


评论

热度(768)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